2013年07月16日15:08來源:南都周刊字號:
原標題:“黃金才是最后一個不破的泡沫”
目前新推出的兩隻ETF募集情況並不良好,王衛列卻不以為然。“這就是一般投資者賺不了錢的原因。人在熊市時往往害怕,低位不買,高位瘋搶。”
主筆_陳無諍浙江紹興報道
王衛列貌不驚人,自詡為“就一中學數學老師”。
他略微有些禿頂,兩鬢斑白。藏青色的T恤衫,扎在腰裡,黑色的休閑皮鞋,並不?亮。
出生於1963年的他,有些遠視,無框的金色眼鏡,偶爾像墨鏡耍酷般地架在頭頂。7月6日,浙江紹興飯店,他坐在酒店大堂的沙發上,手裡拿著厚厚一疊手寫的黃金投資心得,有些激動地說,“作為黃金現貨最堅定的長線投資者之一,我很看好現在的黃金投資機會,沒有人能夠反駁得了我。”
王衛列慣於“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盡管他被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裁宋鈺勤稱為“中國黃金職業投資第一人”。
民間理論家
王衛列的底氣並非空穴來風。他2005年至2007年重倉中國黃金和山東黃金,分別以5元和6元進入,逆勢持有到2008年,又分別以160元和200元賣出,斬獲頗豐。
為此,他一戰成名,坊間猜測的戰果是“至少上億”,他並不直接回應,“反正身家上億就是了”。
1995年“兩萬元起家”的他,並不喜歡媒體給予的“黃金大鱷”的稱呼。“成長股估值不能隻看市盈率,而是看產業空間。發現一個好的標的股票很容易,但是抓住、守好特別難。”
對於黃金投資,他實物黃金和期貨黃金都在操作,“我是專業人士,可以做杠杆交易,對於一般的老百姓,買投資金條和黃金ETF就好了。”
對於國際投行和知名學者對黃金的唱空,王衛列很不以為然,他言談間頗為自信。“我還是堅決地唱多,目前黃金已經到底部空間了,都已經到成本價了,還空什麼空?!”
“我們要重新認識黃金”,他說,“索羅斯的黃金終極泡沫論我完全可以解釋,黃金才是最后一個不破的泡沫。”
“我是拿自己的錢真金白銀地玩黃金投資,我是真正的實踐投資者”。王衛列一直堅守自己的投資理念。“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人友”。他喜歡到處游走,結交各路朋友。“我喜歡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朋友的言談往往對我有所激發,獲取我需要的投資理念。”
“我們必須要對黃金來一場大討論,讓老百姓對黃金有正確的認識。”王衛列說,“不管是金礦礦長、黃金零售商還是經濟學家,他們心中的黃金都有一定局限性。”
遠離黃金股
黃金是貨幣之王——王衛列非常堅信自己的判斷,“這不單純是直覺,而是來自系統的研究和實踐。”然而言談之間,他非常悲觀。“中國的經濟危機一年內就要到來。熱錢瘋狂地外逃。房地產隨時可能崩盤。老百姓口袋的錢被洗劫一空,誰來幫助他們理財?”
他也有著自己最朴素的理解。“信用貨幣只是政府的信用,但當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來臨時,持有黃金才最靠譜最安全”。
然而,目前新推出的兩隻ETF募集情況並不良好。王衛列卻不以為然。“這就是一般投資者賺不了錢的原因。人在熊市時往往害怕,低位不買,高位瘋搶。”
他特意舉了自己在股市投資的例子加以証明。“恐慌時才是投資良機。當外行人都在股市賺錢時,就要遠離股市了。”
那就是傻錢!——王衛列一針見血地指出,“錢分兩種。一種先知先覺,反向操作,低部拋。一種是羊群效應的傻錢,你說說,誰能掙錢?”
不過,王衛列早就不碰黃金股。“生產成本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差。”
他有不少建議:“國家拋國債買黃金。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必須用黃金來保障。老百姓把十分之一的資產換成金條或黃金ETF。”
對於所謂的陰謀論,王衛列更是嗤之以鼻。“黃金沒有用,為何美國政府沒有拋?巴菲特不看好,他是站在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說的。”他可以列出一堆一堆的証據:“你看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博士論文,就是金本位的支持者,但從政后卻否定了黃金。用意何在?”
張炳南是王衛列的多年好友——這位中國黃金協會的秘書長,同樣也是王衛列堅定的支持者。“熊市不是開啟,只是牛市中的大調整。”
不戴手表,不用奢侈品,不會開車,自己開銷很小,隻愛走路爬山。
“做投資方向不能錯,心態要良好,風控要把握好”。王衛列去年到西藏拍了上萬張照片,他每年資助上百名貧困學生。“我不會把自己的錢留給兒子。富不過三代,把錢給了小孩,反而害了他。用到該幫助的人身上,是很開心的事。”
原標題:去金交所體驗“夜市”
從投資品種到服務,上海金交所一直在創新。
主筆_陳無諍上海報道
曾經古色古香的上海黃金交易所,目前新址是一棟現代化的建筑——黃金和白銀般的交叉裝飾,分外醒目。
上海市黃浦區河南中路99號,這幢嶄新的大樓並不起眼,一如金交所低調但一直堅持的創新之路。
“作為中國唯一合法從事貴金屬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金交所一直在持續不斷地創新。”7月9日下午,金交所新聞發言人、綜合部總經理顧文碩在接受南都周刊專訪時說,在產品創新方面,目前有摸索4年最近推出的黃金ETF,在服務上推出了周五夜市,延長交易時間,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波段操作機會。
成立於2002年10月30日的金交所,是全球最大黃金現貨交易所。開業10年的金交所,累計向這個市場投放了7438.5噸實物黃金,交易額達2.48萬億元。
“隨著黃金ETF產品的上市,古老的黃金文化傳承和現代交易形式實現了有機結合。”金交所理事長王?不無欣慰。
南都周刊:國內首批黃金ETF填補了國內ETF又一大市場空白。當時金交所為何要參與該款產品的設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解決了哪些難題?有了哪些創新?
顧文碩:ETF是國際市場上新興的黃金投資模式,在紐約、倫敦、東京、蘇黎世和香港,都已運作得比較成熟,海外豐富的實踐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啟發。為拓展黃金交易投資品種,金交所2007年開始組織開發研究設計合約,以促進黃金產品投資的多元化,進一步落實十八大報告精神,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實現藏富於民的國家戰略。
這次的創新之處,是金交所打破了不同市場間的隔閡,與上証所一起合作,促進了兩個市場的融合。ETF必須與黃金現貨挂鉤,申購和贖回隻能採取實物黃金的方式,通過交易平台完成。
南都周刊:推出黃金ETF,有助於將証券交易所的投資需求引入到金交所,大幅提升金交所交易覆蓋面。該ETF產品有何現實的重要意義?
顧文碩:上海市政府2009年5月就在0925號文件中表示,要穩步發展金融衍生品。而在2012年初國家發改委也特別提出,要探索黃金ETF產品。從而對該產品的推出,提供了很多政策性的支持和保証。金交所也加快與上証所的合作,在2011年5月簽訂了備忘錄,共同研究開發市場,參照國外經驗,結合中國情況,開拓國內市場。
在創新方面主要是兩家機構合作,華安和國泰兩個基金介入,為產品的推出做了很多基礎性工作,從而有利於產品創新,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黃金投資品種。
南都周刊:金交所周五夜盤交易開啟,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波段操作機會。目前周五夜盤交易線的運營情況如何?未來有何預期?
顧文碩:除了ETF這個業務創新之外,周五夜盤交易屬於服務創新,也是第一家推出這個服務的金交所。便於投資者及時了解市場信息,規避市場風險,延長交易時間。因為周一到周五都有夜市,這也對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班和夜班兩個班次來回輪,現在人手也少,常常要加班到凌晨兩點半,我們也克服了不少困難。目前各方面的反應還不錯,使用各種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市場服務,讓大家的交易更加便捷,這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南都周刊:銀行間黃金詢價交易,為商業銀行開展黃金業務增加了一個新的渠道。目前在詢價市場,未來還有什麼新的考慮?
顧文碩:去年,金交所已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合作,聯合開發了銀行間黃金詢價交易系統,推出了詢價交易,對競價市場有了一定的補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們也在積極醞釀,銀行間詢價交易市場,採用做市商制度,更進一步地豐富活躍市場交易。
南都周刊:針對近期國際黃金價格的大幅動蕩,金交所已經做好了哪些准備?目前實施的效果如何?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投資黃金的風險有何提示?
顧文碩:在價格劇烈波動時,金交所為降低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推出了一系列警示舉措。老百姓一般看漲不看跌,特別是在下跌范圍比較大時,更應採取審慎態度,正確認識市場的變化和波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