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时政

国家流感中心主任:H7N9今年秋冬会卷土重来【8】

2013年07月04日08:16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7月4日,新一期的《自然》杂志刊载舒跃龙教授研究团队的科研文章,称大量生物特征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仍然是重大威胁,对H7N9持续的严密监测和研究,才能让人类拥有抵御这种新型重组病毒的能力。

免疫与扑杀之争

全球范围内,在养禽行业对禽流感实行免疫措施的,除了中国,就只有越南、埃及等几个发展中国家。其他大部分国家如欧盟与美国,都不给家禽打疫苗,只是实行严密的监控,一旦出现疫情,就采取扑杀措施。

由于2004年禽流感疫情造成的惨痛损失,自2005年开始,国家决定在家禽业推行强制免疫,注射的疫苗包括H5N1与H9N2。其中,H5N1疫苗的研发权属于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陈化兰介绍说,对凡是国内出现的禽流感亚型,他们都会做疫苗储备,“但用不用,决定权在政府”。

到底要不要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养禽业的专家们意见不一。陈化兰认为,对H5N1禽流感实施强制免疫措施,是中国在应对禽流感方面做得最为成功的一件事。自实行免疫政策以后,国内已经不再出现H5疫情。

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农业部专家也解释说,之所以在中国不宜实行扑杀的政策,是因为国内对家禽较为普遍地采取散养的方式。一旦发生疫情,光靠扑杀成本太大,并且也难以彻底杀净。有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肉鸡养殖数量在2000只以下的养殖户占总数的97.9%。

但打了疫苗就一定有效吗?陈伯伦在2008年调查过几个严格实行免疫措施的养鸡场,他发现,在接种疫苗后,鸡群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抗体水平。也就是说,即使是100%的免疫,也很难100%达到一致的免疫效果。中国目前的现实是几乎完全依赖疫苗免疫,而忽视养殖环境的生物安全,这也不可能有效控制疫病流行。

2012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一次禽病交流会上,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吴延功就指出,H5N1虽然是毒力非常强的病毒,能快速致死宿主,但它的传播能力不强。也就说,只要发现有带毒鸡,立即将其淘汰,就不会造成鸡群大面积发病,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H5实施坚决扑杀的原因。但在中国,由于实行了免疫措施,大部分鸡的体内都存在H5抗体,这就导致了鸡带毒但不发病,同时可以将病毒散播到整个鸡群,等到病毒累计到一定数量才开始整群发病。

吴延功以白羽鸡与蛋鸡为例进一步说明疫苗使用的后果:白羽鸡由于生长期太短,养殖户往往对其不实行免疫,所以白羽鸡体内不存在抗体。一旦有鸡只感染,很快就死掉,不会或很难再传染给其他鸡,也不会造成鸡群大量的死亡。而蛋鸡由于打了H5疫苗,体内带有抗体,使病毒在鸡体的黏膜组织中大量存在,反而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整群发病。

秦卓明很赞同英国的家禽疫病防控政策——“补活不补死”。就是说,养殖户如果在家禽出现禽流感的征兆时就及时上报并捕杀,政府会给予高额补偿;但若等到疫病大规模爆发,已出现大量家禽死亡时再上报和处置,政府不仅不给予补偿,还要处罚。他认为,这样的办法才能有效地激励养殖户及时上报疫情。

根据2004年财政部、农业部印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禽流感扑杀的补助标准为鸡、鸭、鹅等禽类每只补助10元,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禽类和幼禽、成禽的补助有所区别。而在平时,三黄鸡的市场价格是10元/斤左右,一只散养土鸡的总价超过百元也属正常。过低的赔偿金,使得养殖户往往更愿意将病死鸡偷偷卖掉。这些死鸡最终可能流向餐桌。中国新闻周刊 钱炜 原标题:禽疫潜影

分享到:

(责编:刘猛、王昕)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