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资讯>> 正文

汤一介 乐黛云:未名湖畔学界双璧【12】

2014-09-10 08:58:00|来源:海外网|字号:

  选择比较文学是机缘巧合

  乐黛云选择比较文学学科,有人认为是受了她的公公汤用彤先生的影响,汤老先生当年在哈佛选的第一门课正是白璧德讲授的比较文学,而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也许恰恰是冥冥中的机缘巧合。

  晓虹:那您是怎么样走到比较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上去的?

  乐黛云:因为原来我就比较喜欢西方文学,而且我也喜欢中国的古诗词,两样我都很喜欢。可是后来走到这个比较文学的路,那是一个机缘。人的运气有时候会时来运转,或者说你接受一个东西,选择一个东西是有一定的机缘巧合的。

  1978年,北京大学第一次接收欧美留学生,要给他们开现代文学课。我被派去给他们讲现代文学。当时为什么让我去给他们上课呢?我想可能是有两点理由,一是因为中文系教师的英文都不是科班出身,我也一样讲不好。但我爸爸是教英语的,我自己也喜欢英语,所以还能讲一点点,当然也是很差劲的,但可以简单地沟通一下。

汤一介和乐黛云:同行在未名湖畔(上)

  与外国友人合影 资料图

  第二点就是我这个人胆子大,跟外国人接触就接触吧,好多人还是很怕,因为1978年嘛,那时候还是很玄乎的,你要是跟人家讲错了话,讲课出了问题怎么办?大家都很担心。可是我觉得反正总得有人去,我注意一点就行了,所以就去了.

  去了之后,给这些外国学生讲课,都是欧洲、美国、加拿大来的,有20几个人。总不能只讲“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吧,多少总得给人讲讲现代文学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我就讲了老舍、讲了曹禺、讲了巴金,这在当时都是不能讲的。可是那些我都讲,讲了以后就感觉到这些作家受外国文学的影响相当深。不管鲁迅也好、曹禺也好、老舍也好,都是受西方文学很深刻地影响。

  晓虹:现在媒体都把您称作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乐黛云:其实,这都不是个人的功劳。20世纪初从王国维开始,中国文学就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1年,清华大学请了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的系主任理查兹来开了比较文学课,而且出版了一本讲义,题目就是比较文学。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等都是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的。虽然不一定把比较文学这个词提得那么响亮。所以不能说到80年代以后再重新开始比较文学,什么拓荒、奠基,我觉得都是不实之词。我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多贡献,无非是把49年来几十年不提的东西,重新提起头来。

  晓虹:那么咱们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这种现状是怎么样子呢?

  乐黛云:比较文学现在发展得非常快。什么叫比较文学?并不一定要局限在“比较”二字上,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学、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它首先是跨学科、跨文化的,要不然它就不是比较文学而是国别文学了;但它同时必须是文学研究,如果不是文学研究,只讲跨文学、跨学科,那就太广泛了。所以这样就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研究的层面。从世界来看,如果说比较文学第一个阶段是以“影响研究”为主,如法国文学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等等。第二个阶段是以“平行研究”为主,比方说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不同的表现。我们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就是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国起了很大作用,将来还要起更大的作用。

  晓虹:您的公公汤用彤先生在哈佛大学时也是对比较文学感兴趣的,您有没有受到他的一些影响呢?

  乐黛云:恐怕是没有。因为那个时候,他在世的时候还不太清楚他这一段历史。这是后来研究他,慢慢才发现的。他始终是一个哲学家,而且他是一位能把中、印、欧三种文化都融会贯通的哲学家。在北大讲课的,能够讲欧洲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的恐怕只有他。

(责编:赵军)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乐黛云 汤一介 1983年 全盘反传统 苏化 1927年 双璧 儒藏 上大学 大师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一汽反腐风暴或牵涉周永康家属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上海篇(高清)

中国周边潜艇实力扫描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