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霍達:一個時代的俠骨柔腸【6】

2012年09月20日16:2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創作談:正直與誠實最重要

霍達在青年時代師從著名史學家馬非百研究中國歷史,最終並未走專門治史的路,而進了文學之門。這是不是一個誤會?霍達說,她至今感謝恩師馬非百,甚至覺得,如果不先下一番功夫讀史,幾乎無以為文。

霍達最喜愛司馬遷的《史記》。她后來寫歷史劇,寫小說,寫報告文學,可以說,無一不是受了太史公的影響和啟發。她也熱愛古典文學,尤愛蘇東坡和辛棄疾。蘇詞豪放,辛詞悲壯,二者均影響了霍達作品的精神氣質。

在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霍達喜歡《水滸傳》的張揚個性,喜歡《三國演義》的斗智斗勇,喜歡《西游記》前半部美猴王率性天然的反叛精神,卻不喜歡孫悟空被緊箍咒逼著去遭受九九八十一難,也不大喜歡《紅樓夢》的脂粉氣。

這樣的閱讀偏好,使霍達的作品結構宏大、視野開闊、激情充沛。在她的字裡行間,流露著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極為少見的俠義色彩和強烈的社會擔當感。常常有讀者發出這樣的感慨:“真沒想到,霍達先生是位女作家!”

小說、報告文學、影視和話劇劇本,霍達均有涉獵,且屢屢獲獎,偶有余興還喜歡賦詩填詞。她用錢鍾書先生的一句詩形容自己的創作體會:“尋詩爭似詩尋我。”這個“尋”,就是尋找最佳表述方式。一件作品總會有一種最佳表述方式,好像已經完成了,埋在地下,你把它找出來。你找它,它也在找你,等待你把它發掘出來。這個尋找的過程很折磨人,也很誘惑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創作的最佳境界,是使作家驚喜和陶醉的時刻。

什麼是作家必備的品質?霍達說:“第一條,天賦,包括與生俱來的感悟事物的能力和正直、誠實的人格。第二條,智慧,指的是豐厚的學養和表達技巧。第三條,韌性,就是持之以恆的追求和刻苦自礪。”

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條,“作家的赤誠與否是瞞不過任何人的眼睛的,有著卑劣靈魂的人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字。”

作家定位:做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

霍達以十年為界,把人生劃分成不同的階段。

上世紀八十年代,她接連發表多部報告文學和長、中、短篇小說,包括《穆斯林的葬禮》。九十年代,她完成了長篇小說《未穿的紅嫁衣》和長篇報告文學《海魂》,苦心研究、採訪、創作三年,拿出了見証時代的歷史小說《補天裂》。

新世紀,她帶來了什麼呢?

(責編: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