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組織兩岸專家學者,在京舉辦了一場紀念“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九二共識”的親歷者現場還原了當年共識的全過程,用事實証明“九二共識”的存在。 |
1992年時任台灣海基會正副秘書長的邱進益和李慶平,在北京的研討會上也証實了唐樹備的說法。邱進益還提到,“九二共識”當年得到了時任“陸委會”副主委馬英九的大力協助。
台當局領導人馬英九11月9日出席島內紀念“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致詞時,以見証人的立場,向與會者詳述了“九二共識”的過程,他並多次強調,“九二共識”符合1992年8月1日台灣“國統會”全體會議所提出的“一個中國”涵義。
以上親歷者証實,“九二共識”的出現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白紙黑字,有函電往來,而且來函把當時說的話全部引述一遍。馬英九還回憶說,2000年,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用“九二共識”4個字來形容1992年的共識,但有人說“九二共識”是蘇起捏造,其實,他只是給當年的共識起了個名字,兩岸當年確實有達成共識,絕不是捏造。
“九二共識”體現國人智慧
唐樹備說,“九二共識”的精髓是兩岸雙方各自向對方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盡管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內涵認知有所不同,但“九二共識”一方面維系了兩岸最基本的國家認同,另一方面又擱置了雙方對一個中國涵義的政治分歧。它的達成,是對企圖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獨”政治勢力的重大打擊,是對期盼兩岸走向和解、民族走向復興的全體中國人的巨大鼓舞。
其實,“九二共識”本身就充分體現了兩岸中國人高度的政治智慧,達成共識的方式,也是兩岸中國人在處理兩岸問題過程中所進行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