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讓中學生的家長支持孩子學工科、工科生大學畢業也能進入國家最需要的領域?教育作為人力資源儲備的重要力量,又如何集中優勢兵力,攻克關鍵技術的難關? |
核心技術對中國人是封閉的,我們想山寨都山寨不了
按照任沖昊的說法,如果一個國家過分享用消費品市場或是滿足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零部件”的研發,那麼,國家在整個世界的工業框架裡,隻能擔任提供低廉勞動力和消費市場的角色。
在留學時創作的《刷盤子,還是讀書》一書中,任沖昊與合作者提出一個形象的觀點:以海外留學生最常見的兩種行為——刷盤子和讀書,來比喻一個國家工業化道路的兩種模式。
“刷盤子”指的是追逐可以輕鬆獲得的短期利益,“讀書”指的則是國家或企業為了獲得產業、技術、信譽上積累,需要巨大的艱辛和忍耐。前者是出賣知識、技術,以技術力提高為目標的模式﹔后者則是出賣資源、簡單勞動,以GDP速度為目標的模式。
他們呼吁:不放棄刷盤子,但更要堅持讀書。換句話說,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未來發展的關鍵必須是自主創新,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院士預測中國經濟將轉向新模式: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模式。而這也被看作中國在一定程度上要將“科技”“封閉”,即倒逼自己,艱苦卓絕搞自主創新的一個信號。
一些“零部件”必須要靠自己“鑽”出來。一個相機企業裡面的段子或許能說明其緊迫性:中國人一直艷羨尼康相機的鏡片設計和制作工藝,日本人卻開玩笑說,這是中國人唯一山寨不了的產品。
世界貿易組織《2006世界關稅報告》更是給了一個直觀的對比:在中日韓三國主要產業的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中,中國在農產品、水產品、紡織、服裝等領域處在領先位置,尤其是紡織和服裝,比日韓多了兩三個點﹔在鋼鐵、化工、汽車、機械等領域,日韓不相上下,卻都把中國拋在腦后﹔差距最大的是在汽車,日本領先中國2個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