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時政

40萬國人飯碗危機背后:你可能不知的光伏真相【2】

2013年06月06日09:46來源:騰訊評論字號:

摘要:很多人都認為要救這些光伏企業必須要擴大國內市場,而這可能會對大家的用電都產生切身影響。那麼,到底如何看這場風波,於我們有何意義和思考?

新華社記者2011年在湖北某地拍攝到的場面,污染物廢水被光伏生產企業秘密排放到城市排污管網

誤區二:光伏是高科技新興產業

實際:分情況,中國的光伏企業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技術含量很低

光伏一直被當作新興科技產業在對待,因為和節能環保相聯系,一度被認為是絕對的朝陽行業。然而,這得分情況看。中國企業其實是在產業鏈的下端,技術、設備並不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某種程度上,中國的光伏產業充當的是流水線上的一線工人。而中國相對於歐美低下得多的勞動力成本,也是讓普通歐美百姓越來越用得起光伏產品的原因之一。

光伏產業被看好之后,服裝、紡織、耐材、防盜門、小鋼鐵、煤礦、玻璃、鋼帘線、起重機等行業的企業都紛紛轉型做起了光伏,可見門檻之低。當然,也不是說光伏產業科技含量就低,相反,在國外,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都致力於研發用別的材料來替代硅,以便大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光伏產業要人力,更要財力。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企業要投入的錢很多,設備、原材料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更不用說人工等費用了。因此,也就難怪美國投資機構Maxim Group去年10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整個光伏業負債率已超過70%。

誤區背后是光伏生產大國為光伏消費大國“做嫁衣”一方面,中國的光伏產業為外國帶來了環保發電、上游產業發展等諸多福利

201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了總價值210億歐元(約合1665億元人民幣)的光伏產品,出口量佔中國光伏制造業總產量的70%,佔中歐貿易總額的7%左右。足以証明中國光伏產品的主要流向。不過,歐盟的“反傾銷”可能只是起到“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在此之前,美國也有類似措施,最重要的還是中國國內的光伏產品產能早就過剩,許多企業在兩三年前就開始舉步維艱。而在今年3月20日,中國昔日的光伏標杆企業——無錫尚德宣布破產重整。

歐盟內部非常多的人反對對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限制。這是因為,中國光伏產品價格極低。原本購置光伏設備開銷很大,導致光伏發電的成本幾乎“完爆”火電、水電、風電等其它發電方式。在中國的低價產品橫行下,許多家庭、單位反而更用得起光伏設備。更主要的原因是,盡管下游產業受到沖擊,舉步維艱,因此對中國光伏產業發難,上游產業卻受益頗多。中國機電商會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從德國進口多晶硅7.64億美元,佔中國同類產品進口額的20%﹔進口銀漿3.6億美元。此外,幾年來,中國累計從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採購約180億元的光伏生產設備。

所以,某種程度上這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是一個道理,用低人力成本、環境來“補貼”世界。而許多業內專家就指出,中國的光伏產品便宜是沒算環境等隱形成本,另外很多質量並不過關。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