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09:46來源:騰訊評論字號:
摘要:很多人都認為要救這些光伏企業必須要擴大國內市場,而這可能會對大家的用電都產生切身影響。那麼,到底如何看這場風波,於我們有何意義和思考? |
官方數據顯示這場貿易戰威脅到40萬中國產業工人的飯碗
這幾天,平時不關注經濟新聞的人也會留意到“光伏”二字。前日,歐盟貿易委員會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收取臨時反傾銷稅。根據較早前商務部的數字,這可能會讓40萬中國工人失業。
很多人都認為要救這些光伏企業必須要擴大國內市場,而這可能會對大家的用電都產生切身影響。那麼,到底如何看這場風波,於我們有何意義和思考?
中國光伏產業有兩個常見誤區誤區一:光伏是環保產業
實際:用光伏產品發電很環保,但是生產光伏產品就視情況而定了
什麼是光伏呢?簡單而言就是直接利用太陽光發電,把太陽光輻射給直接轉化為電能。完成這一轉化就需要光伏產品。中國是全球光伏產品第一生產國,掌控了65%的全球光伏產能和60%的全球市場份額。
利用太陽能來發電一聽就很環保,也的確如此,在光伏發電的主體——太陽能電池板長達20年左右的使用壽命中,它都是節能減排先鋒。不過,生產光伏產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種叫“多晶硅”的物質構成的太陽能電池板佔了整個市場份額的80%左右。而按照目前國內流行的生產工藝,會產生四氯化硅、氯化氫、氯氣等有害物質。當然,隻要重視起來,這些污染物都能得到妥善處理,不會污染環境。就怕企業不管。2011年浙江海寧曾經有一起環保避鄰運動,當事企業就是生產多晶硅的。根據后來的公報,這家企業沒有妥善處理副產物,導致河水嚴重污染。
除了上游的多晶硅生產,產業鏈下游的電池組件產業,由於在制作環節大量使用氫氟酸,每天也會產生大量的含氟廢料。
總之,問題的關鍵在於企業有沒有動力和壓力去做好環保措施,不在於技術,而在於行動。而從前兩年的一些事件來看,在門檻低,許多企業資質不佳的光伏生產業,得打個問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