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夏斌
海外网3月1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中共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严重”,要以“更大的政治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改革的时候,社会上下已对改革形成共识,而“改革从哪突破”、“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路线图”、“时间表”等问题尚无明确答案。
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夏斌。他系统梳理了中国经济的症结,结合其多年在央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及深交所等市场部门的实践经验,提出一套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
他认为,寻找改革“突破口”就是要抓一股撕破当前经济运行的“胀力”,往后能推动扭曲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往前可以倒逼各项改革。这样的“突破口”有二点:第一,抓收入分配不公的改革;第二抓要素价格的改革。这“两大核心”改革,将倒逼和推动土地制度、社会安全网、财税体制、国退民进“四大重点”的改革。
中国经济的症结在哪里?
导言:夏斌认为,要纠正中国经济的扭曲结构,仅靠经济体自身的运行不可能解决,必须靠“顶层设计”,重新定义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合理边界。
记者:从收入上看,为什么近年来居民收入未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总是赶不上政府、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夏斌:在农村,主要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本应全部归属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政府与企业获得。2001年至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由0.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7万亿元,增长了19.9倍。但是农民通过征地拆迁补助和失地补助两项,仅获得土地出让收入的37%。2010年辽宁、浙江、河南三省征地补偿费占土地收入的比重,更是分别低到不可想象的10.37%、2.91%和12.99%。
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居民薪酬收入偏低,政府收入大幅上升。从居民、政府、企业收入的相互关系来看,居民薪酬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995年至2007年期间一直呈下降趋势,由52.16%下降到39.74%;2008年因经济普查等统计原因比重上升,但2009年至2011年又由46.62%下降到44.94%。经过再分配后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速度也进一步加剧,由2002年的65%左右下降到2008年的57%左右。企业方面,收入比重大体保持稳定,2008年后出现上升。而政府收入比重却是大幅上升:2008年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只有17.52%,但其可支配收入比重却上升到21.28%,两者相差3.75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财产收入在下降。股市下跌,储蓄是负利率损失。1996年至2002年中国平均真实利率为2.93%,2003年至今,平均真实利率是-0.3%,8年的96个月里有52个月处于负利率状态。有人测算,2011年通货膨胀税高达1.5万亿元。真实利率压低1%,消费增长率将下降0.287%。
三是资本密集型的国企,利用融资优势和低成本的要素价格与民企竞争,挤压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以劳动密集型经济、服务经济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恰恰是最能促进就业、普遍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自然,生产中生产要素配置中资本与劳动力明显的强弱地位,直接决定了要素分配中利润与工资的明显差距。
因此,要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慢的局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国企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