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7日16:46|來源:台海網|字號:
摘要:作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長期“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互動方式,同時夾雜著沖突和流血。 |
李普慶(下崗職工在大唐西市擺攤賣小雜貨)
天下最難干的活就是擺攤
7月23日上午9時30分左右,勞動南路大唐西市前的人行道上,來自寧夏中衛的李普慶正在鋪開一張塑料布,擺上鑰匙鏈、小折扇等小生活日用品。對他而言,新的一天擺攤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你沒看,城管剛拉走了那邊一個賣水果小販的車。”李普慶說,前兩年,他從中衛來到兒子家住,由於下崗了,全靠兒子每月給一些生活費。后來,他想,閑著也是閑著,就從康復路進了點小東西,出來賣,已經擺了兩年了。
李普慶的攤子很小,他解釋,這是為了城管來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失,“我把東西一摟就走了”。他的小攤最貴的是折扇,一把5元錢﹔最便宜的是卡套,一塊錢。從早上擺到晚上,通常能賣個上百塊錢,好的時候,能賣到200多。
下午5時以后,李普慶周圍各種各樣的小攤開始多了起來。而在此之前,由於城管時不時的“光顧”,像李普慶這樣的小攤販,時時都如驚弓之鳥,隻有夜晚來臨,“城管都下班了,情況才好一些”。
“你試試就知道了,天底下最難干的就是擺攤,從早到晚晒日頭不說,還得時時提防著城管。”李普慶深有感觸地說,真是不想出來,但沒有其他的生存之道,出來擺個攤子,總比在家靠子女強。
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多名馬路小攤販,他們均渴望在城市裡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就像記者曾經採訪的一個小攤販所說的:“社會的和諧應該是廣義的,而不是一個階層的和諧。富人覺得車多了,馬路就得修得寬寬的﹔覺得房子小了,就得換個大的……窮人總是給富人讓路,但窮人也要生存!”
一個沒有城管的蔬菜早市
7月25日早上6時40分,位於西安市蓮湖區民潔路的蔬菜早市攤位已經基本出齊。
從高空望去,位於道路兩旁道沿上的攤位井然有序。
這個早市的出現,是西安市企業化管理早市的一種嘗試和探索,至今已經運營了一年多。負責管理早市的是西安市益民市場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在早市上設了一個蔬菜早市管理辦公室,辦公室有8名管理人員,負責對早市的管理,還有6名保潔人員,負責打掃衛生。
攤位費每月300元
據民潔路蔬菜早市管理辦公室現場負責人李兵介紹,蔬菜早市長297米,雙排,經營蔬菜、水果、禽蛋等。共有150多個攤位,另外還有約20個臨時攤位。公司與商戶簽訂了《市場聯營合同》,每個攤位每月的費用是300元,而臨時攤位的費用則是每天10元。
這個早市的生意無疑是很紅火了,目前已經沒有空余攤位。就在7月25日上午,至少有3人來到早市管理辦公室聯系攤位,都被遺憾地告知,這裡沒有攤位了。
李兵從早市開市就在這裡工作了,目睹了這個早市的成長過程。他比較滿意的是,他所參與的市場管理,都是跟商戶商量著來,他感覺商戶其實“很好打發,很好管”。因為一直打交道,他甚至覺得,有些商戶就是自己的朋友。有時候看見哪個商戶的貨賣得不好,他還會湊過去和對方合計是不是最近貨不對路。
在這個蔬菜早市出現之前,陝西還沒有這種攤販公司管理攤販的模式,這在城市管理中算是一種探索和創新。
作為市場管理人員,李兵親眼看見了商販們的辛苦,也就能夠給予最大限度的體諒。“我認識這裡的所有商戶,知道他們有些人半夜就得去拉菜,早上6點多就得趕過來出攤,把貨物擺放整齊,以迎接8點以后的顧客高峰。”
顧客人流的高峰期會持續到9:30以后。然而,9:30,早市的管理者就拿著喇叭開始“攆人”了:“走了走了,早市結束了,撤攤了。”
(責編:林浩)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