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由铁路大提速带来的国家、社会、民生上的变化,永远那么让人心潮澎湃和感受真切。可她说,虽然国家在这方面发展和进步令人欣喜,但票太贵,自己坐不起高铁。 |
高铁VS航空 乘者的尴尬
铁板票价 客流旺季的确有优势
当遇特价机票季时 高铁很尴尬
图1 1月10日当天飞机票价和近期机票低价日历 来源:酷讯机票
图2 1月10日上午9时武汉-北京高铁余票情况
网友戏称,高铁对民利最大的贡献是迫使航空推出了更多的低价票。
京广高铁开通当日一早,武汉买某媒体两名记者分乘高铁和当日航班前往北京,实际对比高铁和飞机两种出行方式使用体验。在客观计算去站和离站过程中车费、等待耗时等因素,乘坐7时45分飞往首都机场的南航CZ3117次航班的记者比乘坐7时30分武汉开往北京西站的高铁G508机快1小时到达天安门,由于当天折扣机票“费后价格”为价格960元同程费用总和是选择高铁花费的2倍。
不过,这个实验如果在2013年1月10日进行,怕就是另一种结论了。由于航空公司票价淡旺季浮动,高铁开通后,一部分航空公司为保有客流更是推出了“白菜价”机票,和空铁联运报销高铁票等优惠(见中国日报网2012年12月30日《石家庄机场新候机楼明年下半年投用》、21世纪财经报道2011年5月19日《石家庄和天津机场谋划高铁与航空联运》、大河网2012年12月29日《郑州等7地乘高铁到石家庄换乘飞机 可报销火车票》),高铁的价格优势被拉低。据1月9日某订票网站公布的信息,当周武汉飞北京机票最低价格“费前价格”166元1.5折,也就是说,即便算上往返机场打车费用,飞机出行也要比高铁廉价和方便。
高铁在运营之初便将目标定位确立在服务高端,量价齐高这一标准,价格也较同程动车高出一倍。这一举动一直被舆论视为“抛弃穷人”。由于在规划高铁时专家们曾利用对高铁的一般性认识对公众“画饼”,如高速度、高频次、高性价比、低票价(3分钟一班,变火车客运为低廉城际交通)等,承诺未逐一兑现,而后期建设又不断添入、占用大笔资金、浸淫高额贷款,在一部分公众眼里,高铁俨然成为了吞吃纳税人钱财,却把公益性抛诸脑后、与民争利的“败家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