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忆不亚于一次经历,对这位见证了共和国建立、成长,见证了全国人大制度建立、逐步完善,并与之跌宕起伏的命运丝丝相联的申纪兰老人,这次采访,会不会也是一次人生重要时刻的重温呢。 |
对纪兰来说,这是一次至高无上的荣誉和骄傲,是留在心底一辈子的最温暖的财富。多少年后,说起这次握手,纪兰仍激动不已:“要说苦,我真苦过,可一想到那次握手,还有什么想不通?还有什么苦不能克服?”
当时,纪兰并不知道人代会的民主深意。她最初的愿望,只是见见毛主席,其他就不想了。来到北京后,她知道了手中有投票权的就是人大代表。选毛主席是她迈出的从政第一步,在她的潜意识里,民主的思想此刻已经萌发,这就是一定要完成乡亲们的嘱托,要忠实地表达他们的诉求。
纪兰至今对共产党感恩不尽。她常说:“没想到(旧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逃荒要饭,没想到(新中国)十三亿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好日子,以后再不会有没头没尾的穷苦日子了,共产党多伟大!”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朴素的感情,让她决定了今后一生的忠诚与追随。
“共产党为解放全中国,牺牲了多少人,才把这个国家交到人民手里,让我们这些普通的农家女儿有说话的权利,有做主的机会。我就是共产党解放的,是共产党培养起来的,我永远忘不了共产党。”
“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把西沟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是我一生的信念。”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老年人说,这下中国有了法了。”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山西代表团住在北京东四一个小旅馆里。那会儿没有代表证,开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出入就靠一张简易的出入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