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忆不亚于一次经历,对这位见证了共和国建立、成长,见证了全国人大制度建立、逐步完善,并与之跌宕起伏的命运丝丝相联的申纪兰老人,这次采访,会不会也是一次人生重要时刻的重温呢。 |
“1975年1月,农历刚进腊月,”纪兰回忆道,“我们就去北京参加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坐在台下,我瞧见周总理比起十几年前我在他家做客时瘦了很多,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有力气。会下我才知道,他刚生过病,住过医院。总理往主席台走时,我们都站了起来。他讲话时,很多人都在底下掉泪。”
周总理在这次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代表们激动地站起,掌声雷动。
1976年初,周总理去世的消息传到西沟,“当时我和乡亲们站在大街上不动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是流泪。他是把自己累死了呀!” 纪兰拿着在总理家做客时的照片反复瞧。她记得总理对她说:“应该多植树,树多了可以保持水土,也能改良气候,你们那里也就富了。”
“周总理让我多植树,西沟这些年植了不少树,但离总理绿化荒山致富的要求还很远,我要用我毕生的力气在西沟植树,把西沟的山变成绿的,让西沟的人都富起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植树,护树,绿化山区,就是我的命,我任谁也不会丢。”
太行山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平顺县是国家贫困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