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忆不亚于一次经历,对这位见证了共和国建立、成长,见证了全国人大制度建立、逐步完善,并与之跌宕起伏的命运丝丝相联的申纪兰老人,这次采访,会不会也是一次人生重要时刻的重温呢。 |
“到了北京才发现路真宽,一会儿跑过去一辆车,一会儿又跑过去一辆车,有的顶着大气包,有的拖着大辫子,还有像火车一样在轨道上跑的,一路叮当咣啷地响个不停。”纪兰笑着说。2003年,她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有个人来找她。当时她不认识眼前这个人。对方说,一届人代会时,我是给山西代表团开车的司机,那时候就认识你,忘了?东四旅馆。
纪兰说:“说起东四旅馆的事,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我心里倒有些温暖的,我跟着国家开了半辈子的会啦!”
1954年9月15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让纪兰至今印象深刻,特别是毛主席宣布大会开幕的那个时刻。
“他一走出来,全体代表都站起来鼓掌,毛主席说: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毛主席最后越说声音越大,用了一连串的“我们”: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
“毛主席讲完,全体代表起立长时间鼓掌,很多人激动得流泪,我也哭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