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2013全國兩會>>每日一比>>國內媒體

【僑報】中國改革如何進行“頂層設計”?【11】

2013年03月01日15:09    來源:僑報    陸之迅    字號:

城鎮化絕不是簡單的戶籍改革,背后是一系列的資金問題﹔城鎮化更不是簡單的搞房地產投資,那隻能是在建“死城”﹔要提高真正的城鎮化率,是一系列政策制度調整和改革的結果,是最終的戰略任務和目標。其本身難以成為下一輪中國經濟全面改革的“抓手”、“切入點”和最直接的改革任務。隻有在解決了城鎮化中“橋”和“船”的問題后,才會水到渠成地提高城鎮化水平。城鎮化問題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並不能全部涵蓋解決中國當前市場體制建設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由此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要尋找與經濟增長直接相關的因果關系,進而尋找“突破口”,必須去尋找與經濟增長有必然因果關系的市場機制改革。

記者:您詳細闡述了改革頂層設計的路線圖,是否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表?

夏斌:改革必須有時間表,有具體的量化指標要求。已有的教訓証明,改革中對政府有關部門不能沒有改革壓力,不能允許政府部門間“無時限”的“協調、磋商”現象長期存在下去。

根據全面改革內容“先后次序、輕重緩急”的不同,在改革方案制定的時限要求上,原則上都應在2013年內完成。具體可限定在3至9個月。根據改革內容的不同,有些方案設計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具體的執行過程,如利率市場化改革方案,個別資源的價格改革方案等。對此類方案的設計,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必須拿出。有些改革還需經大量的調查與研究,方案設計的時間可稍長些,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征地制度改革。有些改革項目的進度和內容不僅僅取決於自身領域,主要是取決於“上游”領域的需求,因此應允許方案設計時間稍長些,內容可以滾動、粗線條的,如財稅體制改革和“國退民進”改革。但是,從總體上說,各項方案之間要能銜接,形成統一的時間表。

統一的時間表制定后,具體的執行操作可根據不同的改革內容,確定不同的時間目標。但是原則上應在未來的三五年內,最晚2018年健全或基本健全中國市場經濟運行的機制與制度。

分享到:

(責編:王棟)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