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2013全國兩會>>每日一比>>國內媒體

【僑報】中國改革如何進行“頂層設計”?【9】

2013年03月01日15:09    來源:僑報    陸之迅    字號:

財稅體制改革是下一輪“最難啃的骨頭”

記者:在您的頂層設計方案中,什麼是“最難啃的骨頭”?

夏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是中國農村下一輪最主要、最艱難的一項改革,也是開拓中國未來巨大消費市場空間的一大歷史機遇。土地征地制度的改革,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各級地方政府。因此在著手這項改革的同時,在理順中央與地方政府財力和事權關系上,必須有相應配套的財稅改革。同時,伴隨這項改革的推行,全國農民將新增千萬億元的收入,此時政府有關部門對農民及進城變成市民的農民工,在其住房、醫療、養老、教育等制度安排與內容標准上,應配合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和財稅改革,應提前予以研究,准備政策預案。

社會保障改革,既是解決國民后顧之憂,擴大國內消費、糾正國內經濟結構扭曲的一項重大改革,又是追求共同富裕、實現中國夢的一項巨大的歷史工程。這項改革的重點,在配合農村征地制度改革、人口政策調整及人口趨勢,在兼顧國家長短期財力的前提下,應在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提升全國城鄉居民養老、醫療、教育等保障水平,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與城鄉“碎片化”的五套養老制度,建立多層次社保體系,確立養老資金長期安全有效運用制度等方面,拿出數據測算可靠、目標逐年實現、統籌解決各方問題的中長期改革方案。

實際上,各項改革包括等幾乎各領域的改革,其改革的結果,最后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收入與支出。當中國真正破解土地和社保問題之時,也可能正是地方建設資金缺口、融資平台風險徹底暴露之時,由此產生的中央與地方財力與事權的重新考慮與制度改革將不得不擺上重要的日程。沒有財稅制度的大改革,中國這一輪經濟改革之坎是邁不過去的。而當要徹底改革財稅制度之時,正是恰遇中國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速轉化的歷史時期,財政收入在明顯減少。

中國現存的經濟制度是由各項經濟制度所構成的一個完整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財稅制度是處於最基礎的地位。如果這個基礎性制度不改革,豎立其上的任何單項制度想改都是難以改成的。所以在中國下一輪改革中,涉及面最廣、情況最復雜、歷時最長、最需要在短期急處理,中期有安排,長期有預期的改革,是財稅體制大改革。因此可以說,財稅體制改革是下一輪改革中最難啃的“骨頭”之一。特別是在地方土地收入與地方財政收入之比,在1999年至2009年由0.09:1提高到0.44:1,土地收入與地方預算外收入之比由0.16:1提高到1.94:1,全國地方財政自給率下降到55%左右的情況下,要改革土地征地制度,任務相當嚴峻。為此,政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要在配合當前收入分配改革和為穩定經濟發展而採取“積極財政政策”之時,盡早組織相當的力量,認真研究1994年“分稅制”以來的經驗與教訓,結合上述各項重大改革和尚未“修成正果”的房地產調控制度改革,認認真真的去重新思考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力與事權關系,適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合理測算中長期國家財政的收支缺口及動態變化,全面制定中國中長期財稅體制漸進改革方案,並在上述各項改革的動態過程中,及時修正方案。

分享到:

(責編:王棟)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